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今年重点整治预付式消费,运动健身场馆要注意了

你的朋友指南君 运动连锁指南 2019-11-07


作者 | 辛晓彤


8月中旬,北京体育局发布公告,在针对预付式消费展开的整治行动中,有25家健身服务领域的企业登上了“黑名单”。根据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说法,“黑名单”上榜理由均是企业因“关门”“跑路”“停业”“联系不上”等问题,导致消费者退费诉求无法解决。在首批曝光的25家健身服务机构中,前些日子关闭的浩沙健身旗下企业占了17项。



需要注意的是,除北京外,今年预付式消费领域也是其他各省市重点观察和整顿的对象,仅8月就有不少动作:


  • 青岛市市场监管局8月8日发布《青岛市预付费式消费合同范本》(征求意见稿);


  • 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8月13日发布了预付式消费调查专项整改情况通报会;


  • 河南省商务厅8月19日印发《河南省家庭服务和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启动为期3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


随着近几年大众体育市场的加速发展,储值卡、充值卡、年卡等各种各样的预付卡在运动消费中越来越多见。然而,预付式消费给大家带来方便、实惠的同时,各种纠纷也层出不穷。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2019年上半年,全国共受理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类投诉14596件,投诉比重同比上涨1%,值得关注的是健身服务成了“重灾区”,投诉7738件,投诉量同比上涨72.6%


根据投诉情况的多处报道,目前预付式消费存在的问题基本上可以总结为这几条:


  1. 经营者不主动与消费者签订消费合同;


  2. 商家口头承诺预付卡使用时间没有限制,但是卡上却设定了有效期限;


  3. 商家未在经营场所公示预付卡资金总量和使用情况;


  4. 预付卡服务消费金额超过地方性文件规定的限额;


  5. 在符合退卡理由的情况下,商家不予退卡。即使同意退卡,商家也未能按照约定时间退款;


  6. 商家在停业、歇业或者变更经营场所时,并未提前通知消费者。有些商家直接跑路不退钱;


  7. 不合理的转卡费用。


预付卡成为消费投诉重灾区


为了让企业运营更加规范,2012年,商务部出台了《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针对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提出一系列管理规定,例如:


  • 在发卡日期方面,企业必须提前30天办理向当地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备案;


  • 书面文件方面,企业必须与消费者签署购卡协议,并且明确说明用途。


  • 预付卡限额方面,记名卡限额不超过5000元,不记名卡不超过1000元;


  • 预付卡使用期限方面,记名卡不得设有效期,不记名卡有效期不得少于3年。


上海市、青岛市、江苏省、河南省等部分省市地区近两年也在商务部“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出台了符合当地情况的办法条例。


以往在规定的行业指向上可能还有一些模糊地带,但接下来对于运动服务类业态的监管会逐步加强。其中上海市体育局专门针对体育健身行业出台了“实施办法”,目前来看对行业影响是最大的。


2018年7月27日,上海市人大通过了《上海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规定》,明确将商务、文旅、体育、交通、教育全部纳入监管范围,从今年1月1日期实行


5月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配套出台了《上海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实施办法》,有效期5年。7月1日,上海市体育局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上海市体育健身行业单用途预付消费卡存量预收资金余额管理实施办法》,主要针对体育健身行业的存量资金管理的风险防范措施做出相关规定。



上海市健身健美行业协会秘书长盛楠告诉「运动连锁指南」,健身行业有其特殊性,此前根据商务部2012年出台的“管理办法”的定义,单用途预付消费卡并没有将健身行业预付费卡纳入监管范围。上海市人大、市政府此番将其纳入管理范畴,对行业来说是比较重大的影响。


但需注意,目前除了健身房的一对一定制化课程服务,会籍卡、按次出售的课程卡(如团操课、动感单车、轮滑、瑜伽等)都要接受行业主管部门监管


也就是说,并非只有健身房,未来其他的运动场馆或培训机构也会面临监管


以上海的新规为例,其要点主要包括:


1、注册信息、实时报送发卡企业需要在“上海市单用途卡协同监管服务平台”完成信息的注册,在获取系统秘钥后60日内完成信息对接,每日24点前传送前一日兑付的存量单用途卡信息,每季度结束后次月25日前填报上季度预售资金支出情况等信息。


2、同业企业互助担保在上海健身健美协会等行业组织的牵头下,符合标准的同业企业自愿采取互助担保的组织形式。其中一家企业如果停业、歇业,与之签订互保体的另一家企业将兑付预付卡余额等值业务。


3、开设专用存款账户企业需要开设专用存款账户,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预收资金余额进行存款。如果企业预收资金余额超过一般风险警示标准,应当将全部存量预收资金余额的40%采取专用存款账户管理;相同情况的单一健身项目经营者(指仅开展游泳、瑜伽等单一类型健身项目单用途卡经营活动的商家)预存20%。经营者如若按规定投保履约保证保险,可以冲抵存管资金。


如果企业采取同业企业互保的方式,缴纳的存管资金比例则在2%—10%之间。具体如下表:



“《实施办法》会对行业依靠预付卡获得大量现金流的情况会被遏制,因此对传统健身机构的冲击力度比较大。”盛楠说。


上海新规实施将近2个月,目前日常监管管理工作落实到各区体育局,因此各区体育局正在做市场排摸,组织法规培训。此外,消费纠纷的投诉处理有了新的分工。会籍,单用途卡范畴的,交由文化执法部门去做调节;体育局则是受理私教类的投诉和消费纠纷。行业协会将协助政府进行法规实施的推进、培训、以及具体的一对一帮扶。


由于政策正在初步推行中,现阶段还看不到具体的实施效果。


有业内TOP3的传统健身房方面人士告诉「运动连锁指南」,目前政策的具体执行措施还在商榷,对他们的运营还没有实质性影响。


另外有行业人士向「运动连锁指南」反馈,开设专用存款账户的条文,虽然后面可以以投保险来冲抵,但是对于中小健身房或工作室来说执行难度较大。



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对预付式消费的整治力度一定会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轻则停业整顿,重则罚款1万到10万元不等。因此无论是老店主还是新老板,都不妨从现在就开始排查隐患,长远来说,是为了让运动服务业态能够良性发展。


悦动章鱼体育创始人杨健对「运动连锁指南」表示,上海市出台的政策分量重,是很好的行业约束机制的基础,重点是在执行层面,如果预收金存款能够有效执行,“跑路”的情况就可以杜绝,“政策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但最终解决方式还是在市场,还是在行业自身。” 


极练体育创始人吴承翰也认为,健身房靠预付金获得大量现金流的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市场需求,想要长久健康的生存下去,还是要走精细化、数据化的管理之路。


在这里,指南君从规定中整理了几条运营建议,看起来有些麻烦,但毕竟自律才能让人自由。


1、一定要登记!发卡机构要去当地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进行登记备案。如果要注销的话,不要忘记提前15日办理变更手续。


2、要主动与消费者签订购卡合同,部分省市地区可以参考当地商务部门给出的合同范本。在签字的同时,务必明确告知对方卡片用途,告知信息与合同一致,不要故意隐瞒或者欺骗。


3、商家需要做好预收资金余额存款,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存款额度,以备不时之需。此外商家也需要在经营场所公示预付卡资金总量和使用情况,接受监督。


4、明确预付卡的限额和使用期限。根据商务部规定,记名卡限额不超过5000元,不记名卡不超过1000元。预付卡使用期限方面,记名卡不得设有效期,不记名卡有效期不得少于3年。各地应根据当地人民发布的管理条例进行调整。


5、部分省市规定办卡之后“7-15天无条件退卡”,商家可以根据该情况对服务进行调整。如若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决定终止协议,在扣除合理的解约费用之后,按时将退款退还给用户。


6、设置高昂的转卡费用其实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不如主动帮助会员转卡,吸纳真正想要健身的用户,将更有机会将其发展为长期客户。


END


每 期 一 问


你觉得这些政策能真正实行吗?



近期热门:



扫码关注

「运动连锁指南」


咨询/合作添加微信:

1582132086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